消化和吸收(6)-2019年專升本醫學綜合復習考點-廣東函授
第六節 小腸內消化
一、胰液的性質、成分和作用。胰液分泌的調節
胰液是無色無臭的堿性液體,pH約為7.8~8.4,滲透壓約與血漿相等。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約為1~2L。
(一)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
胰液的主要成分是水、NaHCO3和多種消化酶。NaHCO3 可中和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內的酸性食糜,對小腸黏膜有保護作用,并可維持小腸內中性偏堿的pH環境,以適應小腸內各種酶對pH的需要。消化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糖、脂肪和蛋白質。
胰液中的消化酶及其作用如下:(1)胰淀粉酯:可分解淀粉為麥芽糖和寡糖;(2)胰脂肪酶:可分解脂肪為甘油、脂肪酸和甘油一酯;(3)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:胰蛋白酶原在腸致活酶作用下轉變為胰蛋門酶,胰蛋白酶一旦形成,還可進一步激活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。使它們轉變為有活性的酶。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下,食物中的蛋白質可分解為多肽和氨基酸;(4)肽酶:可將多肽分解為小肽和氨基酸。
由于胰液中含有水解三種利主要食物的消化酶,而且水解效率都很高,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種消化液。臨床和實驗均證明,當胰液分泌障礙時,即使其他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,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質仍不能完全消化,從而也影響吸收。但糖的消化和吸收一般不受影響。
(二)胰液分泌的調節
1.神經調節食物可通過神經反射(包括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)引起胰液分泌。反射的傳出科I經主要是迷走神經。迷走神經引起胰液分泌的特點是:水和碳酸氫鹽含量很少,而酶的含量豐富。
2.體液調節 (1)促胰液索:由小腸粘膜S細胞分泌,其刺激物以鹽酸最強,其次為蛋白分解產物及脂肪酸,糖類無作用。促胰液索可作用于胰腺導管細胞,使胰液分泌量增加,但酶含量不高。(2)膽囊收縮素:又叫促胰酶素,由小腸粘膜Ⅰ細胞分泌。有效的刺激主要足蛋白分解產物,其次是脂肪酸、鹽酸、脂肪,糖類無作用。膽囊收縮素可作用于腺泡細胞引起胰酶分泌,而對胰液中H2O和〖 HCO〗_3^-的影響卻很弱。
聲明: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oooooo1.com/yixuezonghe/5759.html